期刊简介

               本刊是一本综合性医刊,主要介绍本省在医学临床、教学、科研上取得的新成果、新发现、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提高全省医学发展水平,增进群众身体健康。读者对象是中、高级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安徽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03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7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安徽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安徽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0-0399
  • 国内刊号:34-107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安徽医学杂志2013年第10期文章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硫酸金刚烷胺注射液的含量

    目的建立了硫酸金刚烷胺注射液中金刚烷胺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E-30毛细管柱(30m×0.53mm,1μm),氮气为载气,FID为检测器,柱温110℃下测定其含量.结果金刚烷胺在0.2~2.0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2.6%,低检测限为0.0017ng.测定三批样品的含量分别为:99.86%、100.7%、10......

    作者:许丰 刊期: 2013- 10

  • 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在药物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米索前列醇给药方式有口服、阴道放置和舌下含服.临床研究认为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等方面优于口服给药方式[1,2].本文总结我站应用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进行药物流产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1......

    作者:陈红 刊期: 2013- 10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别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n=30)或红霉素(对照组,n=50)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咳嗽好转时间、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都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并发症少,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宇 刊期: 2013- 10

  •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92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6例给予口服格列吡嗪+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46例给予瑞格列奈+甘精胰岛素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结......

    作者:季保玉;张志敏 刊期: 2013- 10

  •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皮敏消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皮敏消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皮敏消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为(2.3±0.8)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的(3.3±1.0)分(P......

    作者:杨艳萍 刊期: 2013- 10

  • 儿童抗菌药物的分类与合理选择

    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抗菌药物品种不断增多,其滥用现象呈上升趋势,导致细菌耐药[1]、引发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等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小儿免疫系统处于发育阶段,免疫功能低下,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接触抗菌药物的机会远多于成人,因此抗菌药物是儿科常用药物.在广泛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抗菌药物治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身体健康.临床医生应掌握各种抗菌药物性能,做到合理应用,以避免抗菌药物滥用造成的......

    作者:张雪;潘家华 刊期: 2013- 10

  • 儿童不同部位细菌感染抗菌药物的选择与应用

    感染性疾病在儿科临床较为常见,抗菌药物成为儿科常用药物,因此合理选择、规范应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大量滥用,导致菌群失调、耐药菌株不断增多,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儿童不同部位的细菌感染选择抗菌药物作一归纳和总结,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付哲;潘家华 刊期: 2013- 10

  • β-内酰胺酶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作为20世纪医学十大进步之一,青霉素的应用开启抗菌药物临床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时代.但在其应用不久,即出现细菌对青霉素耐药现象[1].50年代通过结构改造获得的青霉素衍生物(如甲氧西林)暂时保持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性,但不久即出现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1964年,Holt等[3]人报道细菌耐药现象与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βla)有关,随后Sabath等[4]人发现βla......

    作者:王春;魏伟 刊期: 2013- 10

  • 抗菌药物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合理应用

    儿童由于生理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得感染性疾病,所以抗菌药物是儿童疾病中使用广泛、多见的药物.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以及糖肽类等.与成人相比,儿童各生理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代谢和调节功能不全,因此,在抗菌药物的应用方面具有特殊性[1].合理的应用是指在有明确的病原学检查结果或临床诊断的情况下,使用合适的抗菌药物,予以适当的剂量、给药途径以及疗程以达到抑制或......

    作者:张慧芳;潘家华 刊期: 2013- 10

  • 亚低温川芎嗪对缺氧缺血性脑病幼鼠的脑保护作用

    目的通过检测脑组织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探讨亚低温、川芎嗪对缺氧缺血性脑病幼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142只大鼠幼鼠随机分为常温缺血组32只(A组)、亚低温组36只(B组)、川芎嗪组38只(C组)、亚低温+川芎嗪组36只(D组),建立缺血缺氧性脑病幼鼠模型,给予各组相应的治疗,检测各组幼鼠脑组织内MDA、SOD含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C组、D组幼鼠MDA含量......

    作者:李虎;万俊;张玲 刊期: 2013- 10